隨著 AI 伺服器與資料中心對高速資料傳輸的需求急遽攀升,共同封裝光學(Co-Packaged Optics, CPO) 成為解決傳輸瓶頸的關鍵技術。透過將光學元件與電子晶片直接封裝在同一基板上,CPO 大幅縮短光電轉換距離,實現更高頻寬、更低延遲與更佳能效。2025 年,CPO 概念股在台股市場掀起熱潮,吸引眾多投資人關注,不論是龍頭股還是低位階潛力股,都成為市場焦點。
1、CPO 概念股是什麼?為什麼 2025 年這麼夯🌟
共同封裝光學(Co-Packaged Optics, CPO)是將光學元件與電子晶片直接整合在同一基板上的前沿技術。不同於傳統伺服器或交換器透過可插拔光模組傳輸訊號,CPO 把光模組直接嵌入晶片核心,大幅縮短光電轉換距離,讓資料傳輸猶如高速公路直達,實現更高頻寬、更低延遲與更高能效。
隨著AI伺服器與資料中心的應用爆發,每秒需處理的資料量急遽上升,傳統電子傳輸架構面臨瓶頸。CPO 透過在同封裝內整合光學收發引擎與交換晶片,將光訊號與處理單元的距離壓縮至極短,大幅減少訊號損耗與傳輸延遲,成為推動AI時代高速資料傳輸的關鍵技術。
利用成熟的半導體製程,CPO 能將原本笨重的光模組縮進晶片封裝,不僅提升頻寬上限、降低功耗,體積也更小。這讓雲端資料中心在有限空間內容納更多高速連接,並兼顧節能與穩定,被視為2025年CPO概念股與光通訊產業的重要成長引擎。
2. CPO 技術崛起的原因與投資價值💰
技術驅動因素:
- ✔️頻寬與延遲需求激增:傳統光收發模組依賴銅纜連接,速度受限、功耗飆升;CPO 將光學元件整合在晶片旁,縮短傳輸距離,能效提升高達 30–50%。
- ✔️矽光子技術成熟起飛:光學元件微縮成矽晶片形式,易與電子晶片共製造,導入 OBO(板上光)到 CPO 階段皆受惠矽光子進展。
- ✔️大廠積極布局:NVIDIA、Broadcom、TSMC 等投入研發與量產部署,提供正面市場預期。
投資價值:
- 摩根士丹利估 COVID 市場從 2023~2030 年 CAGR 高達 172%,市場規模可望達 93 億美元 (上看 230 億美元)。
- 台灣廠商如上詮、聯亞、光聖等,2024~2025 年營收因 CPO 放量有望雙位數成長
3. CPO 與 PCB 的關係:為何兩者股價常同漲📈
- 🔹 技術鏈結:CPO(共同封裝光學)需要將光學元件與電子晶片整合在同一基板上,而這個基板多數由 PCB(印刷電路板)製造。也就是說,CPO 的發展直接拉動 PCB 高階應用需求。
- 🔹 供應鏈牽動:CPO 技術成熟後,對高速、高密度、高頻的 PCB 板材需求增加,PCB 廠因此受惠。
- 🔹 市場信心效應:當投資人看到 CPO 類股上漲,通常也會預期 PCB 相關廠商業績同步成長,因此股價常呈現「同漲」走勢。
- 🔹 案例觀察:像是台系高階 PCB 廠,常因伺服器、資料中心對 CPO 的需求增加而股價上揚;同時,CPO 供應商的上游 PCB 供應商也因此受益。
4. 2025 年台股熱門 CPO 概念股完整名單📜
根據最新報導與分析,以下台股為典型 CPO 概念股(順序為上下游與技術角色):
分類 | 股票 |
---|---|
矽光子/磊晶與上游材料 | 聯亞(3081) |
光學元件與模組 | 波若威(3163)、華星光(4979)、光聖(6442)、訊芯-KY(6451) |
封裝與測試 | 上詮(3363)、日月光(3711) |
其他相關供應鏈 | 聯鈞(3450)、智邦(2345)、明泰(3380) |
5、CPO 領頭羊股票分析:誰是市場龍頭🥇
股票 | 分析重點 |
---|---|
波若威(3163) | 聚焦於交換機用途的光纖套件代工,受 800G、1.6T 規格需求帶動,股價近期強勢鎖漲停 |
華星光(4979) | 專攻 CW 雷射光源與光學引擎 ELS,受 AI 高速傳輸需求追捧,也鎖漲停 |
上詮(3363) | 已拿下 AI 機櫃計畫中關鍵的 FAU(光耦合單元)供貨權,業績成長具長線想像空間 |
聯鈞(3450) | 矽光子元件布局完整,在封測鏈條中具技術優勢 |
聯亞(3081) | 矽光子與磊晶技術領先,供應鏈地位穩固 |
6. 低位階 CPO 概念股推薦與佈局策略🛝
若想尋找尚未被市場高度炒作、具補漲可能的 CPO 概念股,可關注:
股票 | 推薦理由 |
---|---|
台星科(3265) | 據消息已接獲 CPO 封測訂單,營運轉機可期 |
矽格(6257) | 切入 CPO 封測市場,具備營收增長潛力 |
聯鈞(3450) | 具矽光子與 design-in 能力,若產能與訂單增溫,可望成中段潛力股 |
7. CPO 概念股投資風險與長線觀察重點🎣
1. 技術成熟度與商業化進程風險
雖然共同封裝光學(CPO)被視為解決AI資料中心高速傳輸瓶頸的關鍵技術,但目前仍處於加速導入的初期階段。若光電整合、散熱設計或封裝良率遇到技術瓶頸,可能延後大規模商用時程,影響相關CPO 概念股的營收成長。
2. 客戶與市場集中度風險
CPO 技術初期導入多由大型雲端服務商(CSP)與AI伺服器廠推動,例如微軟、Google、亞馬遜與Meta 等。如果主要客戶投資放緩,或選擇其他光互連方案(如線上可插拔光模組),將直接衝擊供應鏈訂單。
3. 資本支出與研發壓力
由於 CPO 涉及高階封裝與矽光子製程,相關企業必須投入大量資本支出與研發費用。若市場回收期拉長、毛利率下降,將對財務穩健度造成壓力,尤其對中小型 CPO 概念股影響更為明顯。
4. 長線觀察重點
- ✔技術落地速度:觀察800G / 1.6T 光互連與AI資料中心的量產時程。
- ✔供應鏈布局完整度:上下游整合度高的廠商更有長期競爭力。
- ✔全球市場滲透率:北美、中國資料中心建置速度與採購策略將左右成長動能。
- ✔與 PCB、光通訊產業鏈連動:CPO 與高速PCB及光纖模組關聯度高,相關族群常呈現同漲同跌現象。
2025 年,CPO 不只是技術突破,更是驅動台股科技族群的新引擎。隨著 AI、雲端運算與高速網路的需求持續爆發,CPO 概念股的市場熱度預期仍將延續。然而,投資人不應僅被短線題材吸引,更需關注技術成熟度、供應鏈穩定性與長期市場需求變化。對於願意長線布局的投資者而言,CPO 概念股或許將在未來數年成為台股成長故事中的重要篇章。
📰相關新聞:
《其他電》Nvidia及台積矽光子助攻 汎銓業績可望步步創高、神山小憩!CPO亮晶晶 8檔閃紅燈、光聖飆天價、矽光子大噴發!穎崴上半年EPS創新高飆亮燈 「這2檔」Q2營收雙增也漲停、〈焦點股〉5檔矽光子股獲挪威主權基金增持 波若威、華星光連袂漲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