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 伺服器、電競顯卡、電動車晶片散熱需求大增!本文分析液冷、氣冷與均熱片技術,並整理奇鋐、雙鴻、健策、台達電等台灣散熱股投資亮點。
什麼是散熱族群?
散熱族群指的是專注於電子設備、伺服器、筆電、AI晶片及電動車等高功耗元件的 散熱解決方案公司,包括液冷、氣冷、均熱片(Vapor Chamber)及風扇模組等技術。隨著 AI 伺服器、電競筆電、電動車晶片功耗增加,散熱需求急速升高,推動散熱族群營收成長與技術創新。
為什麼散熱重要?
高效能晶片在運作時會產生大量熱能,如果不及時散熱:
-
會導致晶片溫度過高,運算效能下降
-
可能縮短元件使用壽命
-
導致伺服器、筆電或電動車系統穩定性下降
因此,散熱族群不僅是半導體產業 重要供應鏈,也是 AI、電競及電動車產業高速發展的關鍵支撐。
一、散熱概念股主要族群
公司 | 股票代號 | 定位 / 核心技術 | 利基產品 | 最新營收表現 | 產業亮點 / 備註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奇鋐 | 3017 | 熱管理整合商 / MLCP佈局積極 | 高階散熱模組、伺服器機殼、機櫃、3D VC均熱片 | 8月營收126.22億元,年增91.8%,前8月累計773.61億元,年增73.82% | AI伺服器水冷零組件供應商,Apple供應鏈合作,AI散熱需求強勁 |
雙鴻 | 3324 | 液冷技術領導者 | 水冷板模組、冷卻液分配裝置(CDU)、分歧管 | 8月營收18.79億元,年增31.86%,前8月累計133.44億元,年增30.5% | AI伺服器與電競筆電散熱領導地位,液冷營收比重逐步提升至15-20% |
健策 | 3653 | 均熱片技術王者 / 精密微細加工 | 高階3D VC均熱板(散熱約800W) | 8月營收16.90億元,年增0.43%,前8月累計133.06億元,年增53.76% | AI伺服器GPU散熱關鍵角色,高毛利率,技術護城河深厚 |
台達電 | 2308 | 電源與散熱整合方案龍頭 | HVDC電源櫃、微通道水冷板、完整液冷散熱系統 | 8月營收478.60億元,年增26.71%,前8月累計3,362.11億元,年增24.59% | AI資料中心全方位解決方案供應商,液冷系統貢獻營收5% |
建準 | 2421 | 散熱風扇與液冷系統專家 | 高效能散熱風扇、馬達、液冷系統流體動力學設計 | 8月營收15.66億元,年增15.14%,前8月累計120.39億元,年增26.42% | 風扇與液冷整合轉型,液冷系統搭配風扇導熱技術優勢 |
泰碩 | 3338 | 散熱零組件專業廠 | 散熱零組件、NB散熱模組 | 8月營收2.85億元,年減8.65%,前8月累計24.90億元 | 積極參與MLCP零組件開發,規模較小,但有新技術潛力 |
二、散熱與其他產業互相影響關係
產業 | 與散熱關係 | 舉例 |
---|---|---|
AI & 伺服器 | GPU/CPU 功耗大 → 推升水冷、液冷需求 | 輝達、超微、Intel 平台 |
筆電 / PC | 出貨量影響 NB 散熱模組需求 | 宏碁、華碩 ODM 廠 |
5G / 通訊設備 | 基地台、網通設備耗能高 → 高效散熱 | 中華電、愛立信供應鏈 |
車用電子 / 電動車 | 車載晶片、電池、充電樁需要散熱 | Tesla、比亞迪、鴻海 MIH |
雲端資料中心 | AI/HPC 運算需求暴增 → 水冷加速導入 | 微軟、亞馬遜、Google |
三、液冷、氣冷、均熱片有何差別?
散熱方式 | 原理 | 優點 | 缺點 | 適用場景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液冷 (Water Cooling) | 透過冷卻液循環帶走熱量,通常配合冷排與水泵 | 散熱效率高、能應對高功耗晶片、運作穩定 | 成本高、安裝複雜、漏液風險 | AI 伺服器、高效能 GPU、資料中心 |
氣冷 (Air Cooling) | 利用風扇吹過散熱片,帶走晶片熱量 | 成本低、安裝簡單、維護方便 | 散熱能力有限,高功耗晶片容易不足 | 一般 PC、筆電、顯卡、低至中功耗伺服器 |
均熱片 (Heat Pipe / Vapor Chamber) | 利用金屬管內液體蒸發吸熱,再冷凝釋放熱量 | 導熱效率高、重量輕、可用於有限空間 | 散熱範圍有限,不適合超高功耗晶片 | 筆電、顯卡、精密電子設備 |
四、Intel 對台灣散熱廠商的影響
1️⃣ 需求端
Intel 伺服器 CPU / AI 晶片若出貨不佳 → 雙鴻、奇鋐
筆電處理器市佔下降 → 泰碩、建準 NB 模組需求減少
2️⃣ 產品結構
Intel 推出高功耗 CPU/GPU(Xeon、Gaudi AI 晶片) → 需液冷/水冷 → 利多台廠
3️⃣ 市場情緒
Intel 若財報利空、出貨下修 → 投資人擔憂散熱訂單縮水 → 短期股價修正
4️⃣ 產業轉單效應
若 Intel 平台需求疲弱 → OEM/ODM 轉向 NVIDIA / AMD → 散熱廠需快速調整產品組合
五、Intel 消息 → 台灣散熱股影響對照表
點擊展開表格
Intel 消息 | 可能影響 | 對台灣散熱廠商影響 | 代表公司 |
---|---|---|---|
伺服器 / AI 晶片出貨下修 | 需求減弱 | 訂單縮減,短期營收受壓 | 雙鴻、奇鋐 |
筆電 CPU 銷售不佳 | NB 出貨下滑 | NB 散熱模組需求減少 | 泰碩、建準 |
產品延遲 / 技術落後 | 市佔下降,轉單 AMD / NVIDIA | 台廠需調整產品線 | 雙鴻、奇鋐 |
推出高功耗 CPU / GPU | 功耗升級 → 散熱需求大增 | 需液冷/水冷 → 利多 | 雙鴻、奇鋐 |
伺服器平台市佔提升 | 出貨放大 | 模組/風扇訂單增加 | 雙鴻、奇鋐、建準 |
財報 / 展望優於預期 | 市場信心回升 | 供應鏈受惠,股價走強 | 整體散熱族群 |
六、散熱供應鏈 × 客戶關係 × 技術革新
1️⃣ 終端客戶合作關係
客戶類型 | 代表品牌 | 合作模式 | 台廠受惠 | 產業影響 |
---|---|---|---|---|
AI 晶片廠 | NVIDIA、AMD、Intel | 協同開發散熱模組 | 奇鋐(H100 認證)、雙鴻(水冷) | AI GPU 功耗爆炸 → 水冷需求急升 |
伺服器 / 資料中心 | Dell、HPE、Inspur | 客製化液冷架構(CDU、快拆接頭) | 雙鴻、奇鋐 | 台廠轉型「解決方案供應商」 |
顯示卡 / 電競 | 華碩、技嘉、微星、NVIDIA | AIB 廠大量採購風扇、熱管 | 動力-KY(顯卡風扇)、泰碩 | 高階顯卡 → 四風扇設計,ASP 提升 |
2️⃣ NVIDIA Rubin GPU 技術革新
技術項目 | 說明 | 對產業影響 | 受惠廠商 |
---|---|---|---|
微通道蓋 (Microchannel Lid) | 銅基板 + 精密微通道,冷卻液直接接觸晶片 | 傳統冷板+散熱片無法應付高功耗 → 需升級液冷/水冷方案 | 雙鴻、奇鋐 |
兩相散熱 (Liquid + Vapor) | 液冷與汽化相變結合,應付極高瓦數晶片 | 提升散熱密度,加速資料中心液冷滲透率 | 雙鴻、奇鋐、台達電 |
分層策略 | - Rubin 雙晶片 (2300W) → 必須採用微通道蓋 - Rubin 單晶片 (1200W) → 維持傳統冷板+散熱片 - Vera CPU / Switch → 傳統冷板 |
高階先導入先進技術,其他產品保守推進,避免成本爆炸 | 雙鴻(高階液冷)、建準 / 動力-KY(中階風扇模組) |
七、投資結論
受惠層級 | 說明 | 受惠公司 | 外資評價 |
---|---|---|---|
高階水冷 | AI 伺服器液冷需求爆發,功耗飆升 → 必須採用水冷/液冷 | 雙鴻、奇鋐 | 積極看好 / 買進,目標價上調 |
風扇模組 | 顯卡/伺服器需求強勁時,單價(ASP)提升 | 建準、動力-KY | 中性偏多,視訂單量調整估值 |
傳統散熱 | NB / 導熱材料為主,成長有限,轉型壓力大 | 泰碩、敦吉 | 中性/保守,外資對 PC 市場成長有限保持觀望 |
📌 最終重點
🌟Intel 利空 → 壓抑台廠短期營收,雙鴻、奇鋐受衝擊大
🌟Intel 高功耗新品 → 中長線利多,水冷供應商最大贏家
🌟外資視角 → 積極看好 AI 散熱(雙鴻、奇鋐),NB 偏保守(泰碩、建準),車用散熱(動力-KY)為長線題材
✏️本文內容僅供參考,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,投資人應自行評估風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