債券是什麼?小白也懂的債券入門教學|債券怎麼買、投資風險一次看

瀏覽次數:5182

你有投資過債券嗎? 債券是政府機關、企業或金融機構向大眾「借錢」的憑證,投資人購買債券後,就成為這些機構的「債主」。在債券到期前,發行人會依約定定期支付利息,到期再返還本金。

本文帶你從零開始了解債券的基本概念、購買方式、價格變動原因,以及投資債券時必懂的 6 大風險。

一、債券是什麼?

債券是一種「借據」,由政府或公司發行,向投資人借錢,並承諾在未來某日(到期日)償還本金,同時定期支付利息。

👉 簡單來說:

買債券=你借錢給政府或公司。

利息=對方給你的報酬。

範例說明:

假設你買了一張面值 1,000 美元、票面利率 5%、到期日 2030 年的債券。

那麼每年你會收到 50 美元利息,到期再拿回 1,000 美元本金。

二、債券的運作方式

發行:政府或企業為籌資而發行債券。

購買:投資人購買債券,支付發行價。

利息支付:依約定定期發放利息(半年或一年一次)。

到期還本:到期日發行人償還本金。

三、債券常見名詞解釋

名詞 說明
面值(Par Value) 債券到期返還的金額,通常為 1,000 美元。
票面利率(Coupon Rate) 債券每年支付的利率,例如 5%。
到期日(Maturity Date) 償還本金的日期。
現價(Market Price) 市場上債券的即時價格,可高於或低於面值。
收益率(Yield) 實際報酬率,取決於購買價格與利息。

四、債券的種類與信用評級

(1)依發行機構分類

國債:中央政府發行,風險最低(如美國國債)。

地方政府債:地方政府發行,風險略高。

公司債:企業發行,收益高但風險也高。

零息債:不發利息,到期一次性還本。

(2)依信用評級分類

信用評級由 S&P、Moody’s 等機構評定:

信用等級 類別 說明
AAA 投資級最高 信用極佳(如美國國債)。
BBB 以上 投資級 可接受風險,適合保守型投資人。
BB 以下 高收益債(垃圾債) 風險高、報酬高,通常由信用評等較低的公司發行。

五、影響債券價格的 7 大因素

利率變動:利率上升 → 債券價格下跌。

信用風險:發行人評級下降 → 價格下跌。

通膨率:通膨升高 → 固定利息價值下降。

經濟景氣:衰退時債券漲、繁榮時債券跌。

市場情緒:恐慌時資金湧入債券避險。

到期期限:期限越長,對利率變動越敏感。

流動性與條款:交易活絡度與是否可贖回都會影響價格。

六、債券怎麼買?債券ETF與海外債券比較

通路 銀行 證券商 債券 ETF
投資門檻 約 5,000–10,000 美元 約 1,000 美元 數百美元即可
手續費 0–3% 0% 約 0.03–0.1%
價格透明度 低(銀行報價) 高(公開市場)
適合對象 資金充足者 中小資投資人 新手與小額分散投資者

💡 新手建議:

若資金有限,建議從 債券 ETF 入門,債券 ETF 入門推薦(依市場區分)如:

ETF 名稱 代號 追蹤標的 特色說明
iShares 20+ Year Treasury Bond ETF TLT 美國長天期公債 受利率變化影響大,波動高但具避險特性。
iShares 7–10 Year Treasury Bond ETF IEF 美國中期公債 風險與報酬介於短期與長期之間,適合穩健型投資人。
iShares iBoxx $ Investment Grade Corporate Bond ETF LQD 投資級公司債 收益率高於公債,信用風險相對可控。
iShares iBoxx $ High Yield Corporate Bond ETF HYG 高收益公司債(垃圾債) 風險高、報酬高,常見於進取型配置。
Vanguard Total Bond Market ETF BND 美國整體債券市場 涵蓋政府、公債、公司債等多元標的,分散性高。
元大美債20年ETF 00679B 美國長期公債 台灣投資人最常見的債券 ETF,可用台幣直接購買。
國泰20年美債ETF 00795B 美國長期公債 以美元計價、追蹤ICE美國20年期以上公債指數。
富邦美債7–10年ETF 00865B 美國中期公債 利率敏感度中等,波動相對穩定。

📖延伸閱讀:債券 ETF 入門知識重點

主題 說明
1️⃣ 什麼是債券 ETF 債券 ETF 是把許多債券打包成一檔基金,像股票一樣能在市場上即時買賣。
2️⃣ 為什麼投資債券 ETF 不需大筆資金即可分散多檔債券,流動性高、入門門檻低。
3️⃣ 收益來源 主要來自利息(配息)與價格波動。
4️⃣ 常見風險 利率風險、匯率風險、信用風險、流動性風險。
5️⃣ 適合族群 想分散風險、穩定領息、或配置防禦型資產的投資人。

七、為什麼現在被認為是投資債券的好時機?

近年美國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突破 16 年新高,來到 4% 以上,使債券價格回落至 2008 年金融海嘯以來低點。 對投資人來說,這是少見的「鎖高利率」時機。 再加上市場預期美國將在未來降息,債券價格有潛在回升空間,吸引大量資金流入。

八、投資債券的 6 大風險

利率風險:利率上升時債券價格會下跌。

信用風險:發行人無法償債或支付利息的風險。

通膨風險:通膨侵蝕固定利息的購買力。

再投資風險:債券到期後只能以較低利率再投資。

流動性風險:市場買賣不活絡,難以脫手。

市場風險:整體經濟或政策變動導致價格波動。

💡 若是「可贖回債券(Callable Bond)」,還可能面臨提前贖回風險。

九、誰適合投資債券?

穩健型投資人:重視本金安全與穩定收益。

退休族:需要固定現金流來源。

分散風險者:用債券平衡股票部位波動。

短期資金管理者:想暫時安置閒錢、風險低者。

不過,若你追求高報酬、能承受波動,債券報酬可能相對不足。

十、債券投資的正確策略:ETF 分散+股債平衡

投資單一債券成本高且資訊不透明,容易被隱藏費用吃掉。

若想兼顧報酬與風險,建議:

透過 債券 ETF 分散上千檔標的;

搭配 股票 ETF(如 VOO、VT)進行「股債配置」。

這樣能同時掌握長期股市上漲潛力,又利用債券降低波動。

✅ 總結

債券並非完全無風險,但透過合理配置與低成本工具(如 ETF), 可以穩定現金流、降低波動,是打造長期投資組合的重要基石。

返回上一頁